在吳中偉院士銅像揭幕暨紀念中國第一個混凝土試驗室創建60周年座談會上的書面發言
張鳳棣
在中偉銅像揭幕儀式于惠州隆重舉行之際,我正在數千里之外的北國家中,默立于中偉的銅像前。中偉的半身銅像栩栩如生,神采奕奕,象是對我述說60年前創建混凝土試驗室的勞苦和艱辛。
那是1947年,中偉赴美學習回國后,由治淮委員會出經費,在南京中央大學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混凝土試驗室。由中大土木系主任沙玉清為主任,中偉是副主任,作為實際領導者。試驗室建在雞鳴山下北極閣旁,中偉曾寫過一首詩,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北極閣下起小樓,國內砼學開先河。新港難題總得解,英才輩出建樹多。”這是一座二層樓,樓上是辦公室,樓下是試驗室,連技工在內約十人左右,有現在東南大學的李蔭余教授,有沈煜青專家,武漢工業大學孫復強教授等。
創建之初十分艱難。治淮會經費不多,待遇菲薄,而工作非常辛苦。早上聞雞鳴而起舞,晚上常常加班到九點還不回家。我常去中大找中偉,路過大禮堂、工學院、音樂室,再經過六朝松游泳池,一直走到學校盡頭才是試驗室,只見他還在孜孜不倦地工作。
在兩年不到的時間中,試驗室編寫普及科技資料,介紹國外先進混凝土技術,第一個向國內引進混凝土學科,提出混凝土科學技術的概念和許多混凝土名詞術語;組織起了我國第一支混凝土科研隊伍,開創了專門研究混凝土科技的先河。
從那以后的50多年來,中偉以“愛祖國、惜寸陰”為座右銘,和他的同事們一起,為祖國的混凝土科研事業忘我拼搏。他曾說過:“有生命一天就要工作一天”;他在病重時對我說,“我有許多科研上的后事還沒有交代”,“還有許多設想,再給我三年時間就好了”。在他病危時,對前來探望他的領導、教授談的還是工作上的事情,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己。
中偉晚年還關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以及有關中小企業的發展。在紅墻公司起步之初,中偉即予以指導和扶持。就在去世的前一天,他在昏睡中喃喃自語,醒來后對孩子說,正在跟廣東紅墻公司的小劉談技術問題呢。
如今,60年過去了,中偉辭世也已7年多了。建材事業的發展一日千里,混凝土科研的創新日新月異,他一生工作過的建材院已今非昔比,不斷壯大,青出于藍勝于藍,后繼有人。中偉雖已離開了我們,但他仍注視著人間,注視著他的建材事業,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愛祖國的心將永遠傳承下去,他永遠活在懷念他的人們的心中!
最后,我衷心感謝中國建材研究總院姚燕院長參加并主持這次活動,感謝惠州市紅墻化學建材有限公司劉連軍董事長為籌辦這次活動所付出的努力,感謝前來參加活動的專家、各級領導及所有來賓。
謝謝大家!